发布时间:2024-01-17 18:13:53 阅读:920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简称“等保”,是指根据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和规范,对网络系统、信息系统或其他相关设施确定其安全保护等级,并提供相应的安全保护要求和措施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保护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免受安全威胁和攻击,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黑龙江企业在进行等保工作时,首先要进行等保定级,当前我国实行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将等级保护对象从低到高划分了五个安全保护等级,分别为:
1.第一级:适用于一些非关键的信息系统,其安全保护要求相对较低。
2.第二级:适用于一些较为关键的信息系统,其安全保护要求相对较高。
3.第三级:适用于一些涉及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等重要领域的信息系统,其安全保护要求更加严格。
4.第四级:适用于一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信息系统,其安全保护要求最高。
5.第五级:适用于一些绝密级别的信息系统,其安全保护要求最为严格,对外部环境的敏感程度最高。
黑龙江等保定级流程如下:
1.确定定级对象:确定需要进行等级保护网络系统、信息系统或其他相关设施,作为定级对象。
2.初步确定定级:根据相关标准和规定,对定级对象进行初步评估,确定初步的安全保护等级。
3.专家评审:对初步确定为第二级以上的等级保护对象,网络运营者需要组织网络安全专家和业务专家对定级结果进行评审,确保定级结果的合理性准确性。
4.主管部门核准:将定级结果报请行业主管(监管)部门进行核准。主管部门会对定级结果进行审查和确认,确保符合相关管理规定和政策要求。
5.公安机关备案审核:按照相关管理规定,将定级结果提交公安机关进行备案审核。公安机关会对定级结果进行审查和审核,确保符合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确定为第一级等级保护对象,网络运营者可以根据标准自行确定最终的安全保护等级,无需进行专家评审、主管部门核准公安机关备案审核。这是因为第一的等级保护相对较低,不涉及较高的全风险。